抗洪精神:抗击长江流域历史罕见特大洪灾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70周年专题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当时,5名官兵迅速纵身跳进1米多深的缺口处,手挽手组成人墙,挡住洪水对子堤的冲击,其他的官兵迅速往缺口处扔沙包、石块,堵住缺口,加固加高子堤,经过1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化险为夷,保住了大堤。

8月14日10时,在抗洪抢险的紧要关头,江泽民总书记来到把守龙王庙的红一团官兵们面前。他对官兵们说:

你们是支有光荣传统的部队。一定发扬红军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坚决保卫武汉,保卫人民。

王团长代表全团表示:“一定不辜负江主席的期望,坚决确保武汉安全!”

江泽民高兴地说,“好,有你这句话,我们就放心。全党全国人民支持你们,你们要坚持再坚持,夺取抗洪抢险的最后胜利!”

“请江主席放心!”“誓死保卫长江大堤!”的口号让堤外涛涛的洪水惊涛黯然失色。

由此,武汉满城争说“红一团”。连日来,在三镇抢险最激烈的战斗中,在桥口,在汉阳,哪里最艰险,那里就能见到“红一团”。

武汉人胆更壮了,他们说:“总书记派来伏波军,我们吃了定心丸。”

8月17日下午,位于武汉市汉江大堤黄金口险段离堤脚260米处的一个鱼塘发现一个管涌群,最小的直径8厘米,最大的25厘米。管涌群发展到晚上,便开始出现翻沙,最大的漩涡达2�5米以上。

与此同时,长江第六次洪峰和超历史最高水位的汉江洪峰正从上游扑来,江水高出市区9米左右,一旦决堤,后果不堪设想。

18日8时,“红一团”奉命紧急奔赴排险。处于江汉二桥这个名不经传的“黄金口”,一下子成了上千名官兵决战的战场。

官兵们赶到后,二话没说,便扛着沙包跳入3米多深的鱼塘中,将一包包沙袋紧紧压向翻沙的管涌口。大家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有的手脚碰破了,头部划伤了,有的累倒在大堤上。

正在“红一团”指导抗洪抢险任务的常文林副政委,不顾肺部发炎,连续3天高烧不退的病情,毅然跳进洪水中,与战士们一起搬运沙袋。

几百名官兵手拉手站在齐腰深的水中,先压米石、再压沙,再封口,先后用了两万多个沙包,才将管涌口紧紧地封住、压死。

到19日6时,苦干22小时,削平了3座小山包,把沙土全部填入到面积达100亩的池塘中,筑成了一道宽4�5米、高1�5米的围堰,狂涌的管涌群终于被制服了。

在现场指挥的湖北省、市领导无不以敬佩的口气赞扬说:“‘红一团’的官兵特别能战斗!”

8月19日20时,武汉关水位再次突破1998年最高水位达到29�41米,距1954年最高水位29�73米仅差0�32米。

同日凌晨2时,汉江新沟水位也再次突破18日30�42米的历史第一高水位,攀升到30�97米。而此时,长江第六次洪峰正以7�23万立方米每秒的速度向武汉推进。长江、汉江洪峰在武汉遭遇!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抗洪精神:抗击长江流域历史罕见特大洪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