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活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70周年专题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徐永光、郗杰英、李宁、杨晓禹等工作人员,怀着一种急迫的心情,在北京后圆恩寺胡甲一号的一座不知名的四合院里,描绘着基金会这一刚刚出苞的新事物的蓝图。

●当徐永光他们问到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时,校长算了算告诉他们只有60%,巩固率更是小得可怜。

●徐永光拿过写着“春雨计划”的宣传提纲清样,用钢笔圈掉“春雨”,填上“希望”。

● 酝酿决策

共和国故事・希望工程

成立中国青年基金会

1988年5月,开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后,时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部长的徐永光,找到了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奇葆。徐永光说能不能让他来搞一块实体,把事业开发搞起来。

刘奇葆两天后通知徐永光,团中央书记处同意徐永光的想法,决定成立团中央事业开发委员会。刘奇葆任主任,徐永光任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

有了组织,就得招兵买马,这样才能干事业,谋发展。当时在团中央工作的郗杰英、杨晓禹等人主动加入徐永光的队伍当中,还有北京市委的李宁也闻声而来。

这会人马也有了,队伍齐整了。可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一时还没有确定下来。当时徐永光打算两件事同步推进,一是创办中国华青公司,一是筹办基金会。

但因后来清理整顿公司,中国华青公司就没有办下来,基金会却办成了。徐永光后来回忆说:

当时如果公司注册下来了,我会去做公司而不是做基金会。那么中国无非多了一个小商人,也许就少了一个“希望工程”。“希望工程”的出现有许许多多的因素,其中就有这样一些偶然因素。这也许就是命运!

1989年3月,由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全国少先队工作委员会联合创办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青基会”。

中国青基会是以促进中国青少年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社会福利事业和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为宗旨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团体。

它所实施项目包括人们所熟知的“希望工程”及保护母亲河行动、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公益信托基金、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等。

这些项目中最主要、最有影响力的是“希望工程”。这是一项被社会广泛关注的公益事业,旨在通过筹款,资助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中国青基会的宗旨是:争取海内外关心中国青少年事业的团体、人士的支持和赞助,促进中国青少年工作、社会教育、科技、文化和福利事业的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的祖国统一,促进国际青少年间的友好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中国青基会的使命是:通过资助服务、利益表达和社会倡导,帮助青少年提高能力,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中国青基会倡导“社会责任、创造进取、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价值观。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希望之光: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活
返回顶部